“挡箭牌”不再 云南白药被迫公开“含毒”配方
有毒,没毒?对云南白药(000538.SZ)来说,如何回答现在都是个棘手的问题。
日前,云南白药正式承认,其产品配方中含有毒性中药材草乌(断肠草)。此前,已有111年历史的云南白药配方享受国家保密待遇,这也成为云南白药在国内拒绝公开配方的“挡箭牌”。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2年,云南白药在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递交申请时曾披露了其配方,包括田七、冰片、散瘀草、白牛胆、穿山龙、淮山药、苦良姜、老鹳草等八味药,但同样未公开草乌成分。
虽然即将在6月前在全国范围内替换新版说明,但云南白药对这一首次在国内公开的配方仍旧保持神秘状态——“本品含草乌(制),其余成分略”。
被公开的“含毒”配方
“云南白药中所含的草乌(制)为炮制后的乌头属类药材,通过独特的炮制、生产工艺,其毒性成分可基本消除,在安全范围内。”云南白药董秘吴伟昨日回应《第一财经(微博)日报》采访时强调。
4月8日,云南白药公告称,修改云南白药系列说明书是国家食药监总局的统一要求,并非针对云南白药一家公司,公司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经过长期验证。
“国家规定含有28种有毒中药材的中成药都需要修改说明书,云南白药只是牵涉其中的一种药品。”吴伟强调。
2013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下称“国家食药监局”)发布通知规定,产品中含有毒性药材的中药饮片企业,必须在说明书中写明毒性成分并添加警示语。按该通知要求,包括砒霜、水银、生川乌、生草乌、雄黄在内的28种毒性中药品种需要特别注明。云南白药成为被质疑最多的公司。
但这并不是云南白药遭受含毒质疑的开始和全部。
公开资料显示,草乌又名断肠草,其含有的生物碱对肾脏有一定毒性,超量使用会引起口唇和四肢麻痹、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2013年2月5日,香港特区卫生署发现云南白药在香港出售的中成药样本中,共有五款含有未标示的乌头类生物碱,包括“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散剂”、“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气雾剂”及“云南白药酊”,香港特区卫生署、澳门特区卫生局因此发出停用回收通知。
随后,国家食药监局约谈了云南白药,要求其及时修改说明书,并增加药品安全风险提示。
而更早些时候,也有报道指出,2003年,广州某医院曾发生一起云南白药中毒抢救无效死亡的案子。
事实上,国务院早在1988年颁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便规定,包括砒霜、水银、生川乌、生草乌、雄黄在内的28种毒性中药品种需要特别注明。
“其实国家2013年的新通知里特别强调,涉及国家秘密技术的中成药品种也不能例外,这基本就是专门对云南白药说的。”昨日,有接近国家监管部门权威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
上述权威人士进一步表示:“之前因为保密配方的身份在,一般也不太会碰它,但是这两年关于它的毒性和安全性的质疑多了,舆论压力也开始增大。”
而本报注意到,即便是在新版说明书中,云南白药也仅标注了草乌毒性说明,对于配方中的其他组分配伍(根据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仍然保密。
也正是因为其境内外有别的配方公开程度,云南白药屡遭质疑,甚至被告上法庭,但公司方面强调,各地区对药品信息披露的要求略有不同,在中国该药是国家保密品种,因此不披露配方符合我国法律。
除了云南白药,本报记者查询发现,通化金马药业的药品三七伤药片中也含有草乌,属于28种含毒中药材之一;同仁堂的六灵丸以及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的活心丸所列的产品成分中则含有蟾酥成分。
而在通知发布后不久,国家食药监局官网特别挂出了《消炎利胆片说明书修订要求》,指出“本品中苦木有小毒,不宜久服;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热、黄疸、上腹痛等症加重时应及时请外科诊治”。
消炎利胆片为一种清热、祛湿、利胆药物,国家食药监局的数据显示,有多达120条产品注册信息,其主要成分为穿心莲、溪黄草、苦木,生产厂家包括修正药业、白云山等。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在中国最大的医学药学专业网站丁香园查询后发现,目前国内生产的含生川乌成分的药品13个、含草乌成分的药品11个、含附子和含白附子的药品各1个、含半夏的药品19个、含蟾酥的药品25个,涉及同仁堂、上海和黄、广州白云山、太极集团、漳州片仔癀、江西济民可信、杭州天目山等多家知名药企。
毒性中药材和有毒药物
“毒性中药材一直都是中医药重要的组成部分,毒性中药材和药物有毒,完全是两个概念,这是中医药的一个基本常识。”昨日,国家资深药典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高学敏教授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如果单看毒性中药材的品种,砒霜、水银、生半夏、蟾酥,哪一个不是剧毒,但中药首先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让它们各自发挥应该有的作用;其次,药材还都要经过严格复杂的炮制过程,降毒性、取药性——从某种程度上,这一点也正是5000年中医药的科学和特色所在。”高学敏认为。
而高学敏担心的问题恰恰是,由于近年来社会对中医药的基本知识缺乏认识,以及中药材的发展困境,毒性中药材的品质下降和用量减少,对中医药长久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010年开始,鉴于毒性中药材的发展状况,国家食药监局陆续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杭州、安徽、河南、江西、广东、四川等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研,希望在摸清行业现状的基础上,推进相关部门对毒性饮片实行批准文号管理。
“毒性中药饮片的使用大幅减少,正制约着中药事业的发展。上海曙光医院、上海中医院等各大医院含毒性中药的处方每年均不足5张,毒性中药饮片使用量减少已经成为影响中药发展的一大隐患。”北京康派特医药经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保商会中药饮片分会执行副理事长李磊指出。
在那次调研中,李磊很快发现,对毒性中药饮片而言,保存成本偏高,也影响了其使用——毒性中药饮片因其毒性巨大,在管理上各个部门的要求都很严格。
有资料显示,以砒霜为例,砒霜的价格大致为2.6元/公斤,存放砒霜需要监控设备,专用保险柜以及专人专管,每年接受公安局监督检查,但是砒霜在药品中的使用量很少,甚至几年不会有一张处方,因此很多企业选择销毁砒霜,放弃存放。
与此同时,由于土地和水源被污染导致的中药材农药残留超标等现实问题,也同时提出了中药材“被毒害”的问题。
2013年,有国际环保组织发布调查报告称,其购自同仁堂、云南白药、天士力、九芝堂等9家品牌药店的多种常用中药材,超过七成被检测出含有多种农药残留。
第三方机构的检测结果显示,共计65个样本中,有48个发现农药残留,占样本比率为74%——甲拌磷、克百威、甲胺磷、氟虫腈、涕灭威、灭线磷等六种农药为禁止在中药材上使用的品种,但是在当归、枸杞、金银花等共计26个样品中检出含一种以上。除氟虫腈为2009年被禁止使用外,其余农药已被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长达十年以上。
公开数据显示,全球中医药市场现在年销售额已近300亿美元,但70%以上市场被日韩企业占据,中国仅占比5%,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以及对药品成分、作用机理、副作用等标识不明等问题,是造成目前中药产品出口落后局面的主要原因。getty图
●TIPS:
据国家食药监局官方网站上发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3号),28种毒性中药品种包括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前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阳花、雪上一枝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和雄黄。